毛、刘分歧与“文革”的发动

              刘少奇批评“大跃进”


    毛泽东雄心勃勃地在经济领域进行中国式社会主义道
路的探索——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3 年困难时
期已严重地暴露出弊端,为了公开而比较彻底地纠正其错
误,于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 召开了有七千人参加的
中共中央扩大工作会议,毛在1月30 日的会上对自己在工
作中的失误作了自我批评,承担了责任,毛说:
   “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 间接的我也
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
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
    毛的这个自我批评并不深刻。当他听到刘少奇在会上
对最近几年来的错误深刻的批评,对当前经济困难的严重
估计,特别是对三面红旗所明确表示的保留态度,毛表现
出非常不满。刘在讲话中说:
   “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 比之于一个指
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一部
分地区还可以这样讲……可是,全国总的来讲,缺点和成
绩的关系,就不能说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
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你不承认,人家不服……”
    刘在家乡湖南宁乡县花明楼作过调查,早就提出“人
祸”是造成全国大多数地方困难的主要原因。

           毛泽东要维护“三面红旗”

    毛所谓承认错误,是指在执行中央正确路线的实际工
作中所犯的错误,对“三面红旗”是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认为这是反对国际修正主义的一个重要法宝。错误只是下
面的干部群众执行中央正确的路线发生的错误,而不是他
提出的路线、任务有什么错误。因此,他对刘的批评十分
不满,突然在自我批评后,借谈民主、集中问题话题一转,
出人意料地提出:
   “我们的国家,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那会是一
种什么状况呢?就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国家, 变成实际上是
资本主义的国家,无产阶段专政就会转化为资产阶段专政,
而且是反动的、法西斯式的专政。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警惕
的问题,希望同志们好好想一想。没有民主集中制,无产
阶级专政不可能巩固……不可能对反动分子和坏分子实行
有效的专政,也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改造,他们就会
继续捣乱,还有复辟的可能……”
    毛说的“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强调以政治运动、
阶级斗争来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模式,并且毛在这里更
是强调“高度的集中”和“无产阶级专政”,这与前面以
民主的姿态所作的自我批评大相径庭。毛这里隐晦提出的
严厉警告,在1967年2月, 会见阿尔巴尼亚国防部长巴卢
库的谈话中,才拨开了云雾,此时刘已被打倒。毛说,我
们党内的斗争,多年来没有公开化。到1962年1 月七千人
大会的时候,就看出问题来了,因此提出了中国可能变成
修正主义国家、法西斯式专政的国家。
    在七千人大会后,毛泽东遍游南北名山大川,自称“
做了徐霞客”。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重请陈云“出
山”,主持计划经济的管理工作。他们对经济困难的局面
作了充分的估计,并部署调整工作。
    1962年7月至9月底,毛泽东主持召开八届十中全会。
毛首先对刘少奇等对形势的估计提出批评,说“有的同志
把情况估计得过分黑暗了。引得一些同志思想混乱、丧失
前途、丧失信心了。这两年讲困难讲黑暗合法,讲光明不
合法了。这次会议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11月,毛泽东
又说:“现在不赞成总路线、‘三面红旗’的人,把形势
说成一片黑暗。就像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等,揭
露黑暗,人们是不喜欢看的,鲁迅把它叫做谴责小说。《
红楼梦》、《西游记》人们爱看,因为它有希望嘛。《金
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它的淫秽,主要是因为它只揭露
黑暗。会上,有的同志说:‘三面红旗’究竟打不打? 现
在似乎理不直、气不壮了。有的同志说,大跃进似乎很难
开口了,简直就不好提了……。”
   对此,刘少奇不得不作自我批评。

              刘少奇支持“责任田”

       所谓“单干风”,是由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
率先在该省试验的一种“责任田”,即包产到队、定产到
田、责任到人的责任制。刘少奇、邓小平、邓子恢、田家
英等对此非常热情,毛却甚为反感。认为这是分田单干,
是瓦解集体经济,是修正主义。
    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毛一再地对“单干”进行批评,
甚至是严厉指责,说现在刮单干的风,越到上层风就越大。
    毛还从中寻找出农村中的阶级斗争对象来,并成了毛
发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毛泽东对“单干风”可谓刻骨铭心,把它归纳为“三
自一包”(工商业自负盈亏、集市贸易自由市场、 农业的
自留地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认为是修正主义的“
国内纲领”。邓子恢由此一再遭到严厉批判,连他担任部
长的农村工作部也被撤销;田家英亦遭批判,受到毛泽东
的冷遇,曾支持责任制的刘少奇、邓小平等也受到毛泽东
的指责。
    毛泽东在发现“修正主义”就在党内时,便说服全党
接受他在全国农村开展阶级斗争的“四清运动”,并进而
发展成为“挖修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作为国际反
修与国内防修的重要措施。这场从农村开始的政治斗争强
化了毛泽东阶级斗争理论的绝对化和“合理性”。
    1964年12月15日至1965年1月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
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就解决农村社教运动中的问题作出
研究和安排。毛泽东与刘少奇关于社教运动的性质及社教
运动如何进行,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成为两人政治关系转
变的一个分水岭。
    12月20日,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对当前农村的主要
矛盾这一问题上,毛断言:“地富反坏是后台老板,四不
清干部是当权派。要发动群众整我们这个党,先搞豺狼,
后搞狐狸,这就抓到了问题。”刘一再坚持主要矛盾就是
四清与四不清的矛盾,运动的性质就是人民内部矛盾跟敌
我矛盾交织在一起。毛反问说:“什么性质? 反社会主义
就行了,还有什么性质?”      
    次年1月5日,毛泽东再次对刘的观点进行批评,并严
厉地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
    毛明白地指出,“走资派”指的就是一部分老干部。
    1月3日晚,毛在一个小型会议上不点名地尖锐地批评
刘的这种运动搞法,当天,是三届人大选举刘为国家主席
的日子。

                  毛对刘极端不满

    在此次会议前后,还发生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事件插曲,
也反映了毛对刘的不信任、不满已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
    11月底,毛泽东针对他动员各级领导干部下放指导四
清运动效果不明显、而刘少奇一指示却有许多干部下去的
情况,说:“还是少奇挂帅,四清、五反、经济工作,统
统由你管。我是主席,你是第一副主席,天有不测风云,
不然一旦我死了你接不上,现在就交班,你就做主席,做
秦始皇。我有我的弱点,我骂娘没有用,不灵了,你厉害,
你就挂个不骂娘的帅,你抓小平、总理。”
    12月26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邀请部分中央领导人、
各大区主要负责人及少数部长、劳模、科学家一起过生日。
席间毛指责刘少奇关于四清四不清、党内外矛盾交叉的提
法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并指责中央有的机关搞“独立王国”
(实际上指邓小平及其书记处、 李富春及其主持的国家计
委)。毛并提到党内有产生修正主义的危险。 席间鸦雀无
声。

  毛由1957年反右派运动后时提出警惕匈牙利
事件到60年代初防止修正主义,再到这时一再提出警惕“
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中央”,直到提出“睡在身边的赫鲁
晓夫”,毛要打倒刘的决心已难动摇了。
    1966年4月下旬,刘出国访问回到北京。此时的国内,
已是政治运动箭在弦上,《五·一六通知》已经定稿,中
央文革小组已经成立,彭真已被打倒,高校造反学生,有
“星火燎原”之势。刘的处境十分为难。政治人物开始大
分化、大改组,以前曾追随刘的陈伯达、王力等人都急剧
“左”转,迫不及待地要与他划清界限。
    毛对中央第一线的猜忌、不信任已达到顶点,但在党
的体制下,从组织上合法地清除刘少奇等人,毛没有一定
的把握。因此,就诉诸于群众运动,希望以群众盲目的政
治热情和自己多年建立起来的“神”的形象及多年来形成
的国内阶级斗争环境来达到这个目的。
    红卫兵运动在各高校、中学如野火般燃烧,呈不可阻
挡之势,“打倒刘少奇”运动全面推向社会。 
    1966年12月13日,应毛泽东之约,刘少奇与毛泽东作
了最后一次交谈。刘向毛提出:
    “这次路线错误的责任在我,广大干部是好的,特别
是许多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主要责任由我来承担,尽
快把广大干部解放出来,使党少受损失。……我要求辞去
国家主席、中央常委和《毛泽东选集》编委会主任职务,
和妻子儿女去延安或湖南老家种地,以便尽早结束文化大
革命,使国家少受损失。”
    毛只是建议刘少奇认真读几本书,并介绍法国动物学
家海格尔的《机械唯物主义》和狄德罗的《机械人》。两
人再无话可说。最后,毛在送别时,对刘只说了一句:“
好好学习,保重身体。”
    这两位共事40余年的战友、同乡最后一次会面就这样
简单地结束了。
    1967年1月18日,刘少奇家电话被拆除, 与外界联系
被切断。4月上旬,造反派闯入刘宅, 勒令刘今后必须自
己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改变夜里工作、上午休息的
作息习惯。7月18日晚,中南海秘书局造反派经江青同意,
在中南海大灶食堂举行揪斗刘少奇大会,这是刘第一次遭
到公开批斗。8月5日,毛泽东所写《炮打司令部》大字报
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刊载,并刊发社论《炮打资产阶级
司令部》,天安门广场还召开了浩大的300 万人的誓师大
会;中南海内则由康生之妻、中央文革特派员曹轶欧指挥,
召开批斗刘(少奇)邓(小平)陶(铸)大会;9月13日, 经毛
泽东批准,王光美被捕入狱,关押秦城监狱12年,并以莫
须有罪名大批逮捕有关人员 。
    1969年10月7日, 生命垂危的刘少奇被战备疏散到河
南开封,负责看守的中办负责人拒绝提供一切必需的医疗
条件,11月12日晨4时,刘停止呼吸,年71岁。 病历上写
着“该犯除患有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和轻度糖尿病外,
主要病症是肺炎。”14日,刘的遗体以“烈性传染病人”
被秘密火化。“文革”中因刘案受株连判刑者28000多人。
(摘自《炎黄春秋》)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