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当心伪科学扰乱保健品市场

新华社记者朱玉

2000年的补钙之战烽火未息,2001年刚开头,所谓“基因食品”宣传狼烟又
起。这也成为这些年我国保健品市场的一个规律:都有一个“新科技”的帽子。即某
一种保健品上市之前,先为它构建一种宣传氛围,而且每一种保健品的理论、每一种
新概念后面都有着一群“科学家”言之凿凿,这其中有真科学,也有伪科学。

保健品市场的伪科学,是打着科技创新的幌子,利用人们不了解新兴学科的机会,创
造一种在科学上站不住脚的理论,实则为商业利益服务,而并非单纯的科普宣传。

去年,由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国家,全世界1000余位科学家参与的“人类基因组
计划”完工。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昭示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借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东风,当时在市场上还火爆一时的钙产品
进入新世纪以来已偃旗息鼓,“基因食品”风头正健。

我国的保健品大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1、1992年,“天安85
1”、“振华851”、“延生护宝液”、“太阳神口服液”各领风骚;1993
年、1994年,各款式的鳖精一枝独秀;接着三株口服液杀出一片天下,继承三株
霸主称号的是“红桃K ”,一时间,全国农村的民房上,都可以看到“红桃K ”的标
志;1998年后是钙时代,全国有200多种钙产品在捉对厮杀,仅北京市场,就
有62种钙产品各分天下。

无意之间,“人类基因组计划”成为又一轮保健品大战的切入口,在基因问题上,我
国一些保健品厂家出演了一个“借壳上市”的曲目。

现代科学家认为,基因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
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
呈线性排列。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
到表达。

值得人们怀疑的是一个最朴素的道理:“人类基因组计划”历时10年,集中了全世
界最优秀的科学家,花费了30亿美元,才将人类的遗传密码破解出个大概,如何
“修正”有问题的基因,如何选择性地遗传更好的基因,科学家们还在试验动物身上
探讨,当是时也,我国有些保健品已经抢先一步,声称自己的“功力”已经可以补到
“基因”上,等于就是说,纵使还没能彻底搞清基因是怎么回事,就可以滋补它,这
之间的逻辑关系未免过于简单。

回过头来看,去年补钙市场产品的竞争,也是在各类各样的“科学”理论支持下进行
的。许多钙生产企业先是模糊概念,将饥饿的大鼠猛吃一顿后的钙吸收率,全盘不动
地移植到正常人身上,后是比自己企业的钙形态小,从分子钙到离子钙到超微钙到纳
米钙,不一而足,其中还夹杂着声称自己企业的产品原料来源清洁,来自高原、来自
大海等“环保”理论。使得众多消费者无所适从。而在漫山遍野的补钙宣传中,宣传
最健康最经济的补钙食品——牛奶的声音,反而微乎其微。

健康是人类生存的最大愿望,所以,人类每一次进步,都步步坚实地越发逼近“保
健”这一表征着生活质量的内容。可我国的保健品市场一出现,便显得步履不稳,心
浮气躁。业内专家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我国保健品市场缺少正常的竞争规则。相应法律的缺失,保健品市场在不规范
中起步,自20世纪80年代保健品在我国市场上出现后,1994年底,市场上出
现了3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上万种保健品,并达到了300多亿元的销售
额。从1993年至1995年,保健品生产企业增加了30倍,年销售额增加了1
2倍,成为当时全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相应的法律去限制
不规范的行为和操作手段,我国的保健品市场出生并成长于无序状态。

第二,由于法律环境的滞后建立,很多企业开始在保健品行业起步时,就拿定主意要
以对产品的夸大宣传作为突破口,但这一招数乍看有效,其实伤害的是企业的内力。
保健品片面夸大功效,甚至采取欺骗手法,这无异于杀鸡取卵,自绝于消费者,众多
保健品几年甚至几个月一衰落的周期,就明明白白地显示了消费者对保健品从信任到
摒弃的心理过程;

第三,部分保健品企业目光短浅,对保健品的研发投入不足,不去调整自己企业的产
品结构,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而是靠一两种产品一击而中,以赌博心理赢得市场,
并超常规扩大,结果造成后劲不足,红极一时后自生自灭;

第四,保健品的广告投入成为保健品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把地毯式轰炸的广告或
“点子”当成经营之本,注意力经济的最直接后果是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后,企业和品
牌必然经历消费大暑之后的严寒。

第五,由于急功近利,大部分厂家跟风操作,哪一种类型的产品好销就上哪一种,致
使产品雷同严重,之后,厂家之间为争夺市场,便相互诋毁,互揭老底,结果一损俱
损,两败皆伤。

第六,在产品上市之前,创造伪科学,并提出理论基础,以科学的名义误导消费者。

卫生部卫生法则与监督司食品与化妆处多次重申,保健食品一律不准宣传具有治疗作
用,同时也不得夸大其保健作用。据悉,自1996年颁布,已实施5年的《保健食
品管理办法》将于不久后进行修订,希望这一法规的修订能够堵截保健品市场上“伪
科学”粉墨登场。

揭露保健品市场的伪科学,一方面,要依靠真正的科学家,凭借科学家的良心去揭露
伪科学的画皮,揭露伪科学后面的商业化目的;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擦亮双眼,只
有当消费者自身掌握了真科学后,伪科学才无立足之地。对待以“伪科学”当招牌的
保健品,消费者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不买,不吃。

买方市场和微利时代的到来,决定了粗放而投机经济时代的结束。随着WTO 的临近,
保健品市场将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许多专业人士认为,实力强大的跨国企业进入中
国保健品市场的步伐已越来越快,这无疑会对涨潮也快退潮更快的中国保健品行业造
成巨大的冲击,当泡沫已无、硝烟散尽之时,经过大浪淘沙后的中国保健业,所剩者
必然是老老实实经营、依靠真科学而存身的企业。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