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好人主义”要不得 净化学风需动真格

  作者:柏木钉
  2010年07月19日《人民日报》

  唐骏“学位门”事件为何至今“高烧不退”,成为国人乃至海外媒体关注的
焦点?除了当事人的知名度颇高这个因素外,恐怕还因为它再次凸显了国人诟病
已久的严峻事实:学术腐败屡禁不止,科研诚信岌岌可危。

  远的不说,去年一年,被曝光的学术腐败事件就接二连三,令人目不暇接:
浙江大学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多篇论文剽窃造假,西南交大副校长黄庆博士论
文造假,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贾士秋在正教授职称评定中提交虚假材
料,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与北师大在读博士杨伦的文章《何谓“理论”?》中
至少有80%的内容属于原封不动“复制”,井冈山大学讲师刘涛和钟华通过伪造
数据两年内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连发70篇论文……

  除了论文抄袭、造假,其它学术腐败现象亦不容忽视:走后门获取科研经费,
编故事骗取奖项,集体作假应付评估检查……作假手段之多、造假歪风之盛,让
人触目惊心。

  上述种种学术腐败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好
人主义”盛行,相关部门惩处不力。许多知情的同事、同仁“多一事不如少一
事”,对身边的造假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是在造假行为被曝光后依然
三缄其口、不置可否。造假者的所属单位,为维护本单位的“形象”和利益,或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或采取拖延战术、不了了之,有的甚至找出种种理由为造
假者辩护开脱;主管部门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至今
未能拿出一套可操作的、具有震慑力的惩戒办法。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好人主义”和虚张声势、息事宁人的打假潜规则,
无疑是对学术腐败的包庇纵容。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只有更多的打假者仗义
执言,才能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使造假者无处遁形,让想
造假者悬崖勒马,让诚实有信成为主流价值观。揭穿造假者的鬼把戏,可能会给
自己招致诸如“炒作”、“嫉妒”等无端指责,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最终换
来的是社会风气的转变。君不见,唐骏“学位门”事件就引发了网上的“删学历”
热潮:据“互动百科”的工作人员介绍,仅7月7、8两天,就有近百位名人主动
修正了自己的简历。

  学术腐败行为不仅恶化了学术风气、加剧了诚信危机,而且像可怕的癌细胞
一样侵蚀着科学和教育的肌体,动摇着构建创新型国家大厦的根基。

  人无信不立,学不诚难兴;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兴国之要,如果任学术
腐败、科研造假之风蔓延肆虐,将会后患无穷。希望能涌现出更多的打假勇士,
不惧利害,敢于揭露造假者的劣行,还事实以真相;也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
科研单位、学术团体等,能说到做到,拿出实招,切实遏制学术腐败行为,为重
塑社会诚信做出榜样。

(XYS20100719)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