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搭学术会议之台,唱拉拢院士之戏

  作者:钟思迪

  院士评选的铺垫工作在院士评选年之前就要进行,有职有权的院士候选人自
然得心应手,安排妥当。总后某研究所所长张建春是2003年提名环境轻纺学部、
2005年提名化工材料学部、2007年提名环境轻纺学部但没通过总政评审、2009、
2011、2013年提名化工材料学部的“资深”候选人,并且每次据称均“差一票”
而未能圆梦。2013年是关键一年,如2013年不能晋升,将停“赛”一次,因此需
倍加努力。深谙拉拢本学部有投票权院士之真谛的张建春,除了积极开展多种方
式的公关(如去天津大学建立与研究所的战略合作关系——天津大学尽管没有与
该研究所相近的研究内容,但有化工材料学部的王静康院士和邹竞院士)外,组
织会议“批量”拉拢本学部院士联络感情,是效率最高的动作。

  网站报导,2012年12月15-16日,由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主办、总后某研究所承办的“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及应用”高层研讨会在北京该研
究所的中试基地举行。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简称化工材料学部)主任曹
湘洪等22位院士及工程院秘书长白玉良参会,会议主题为“高性能纤维制备、应
用创新技术及市场拓展”,以期加快我国高性能纤维产业化进程,提高我国高性
能纤维的制造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当然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学术会议,工程院及学部领导到会也是主办方的职责
所在。但从应邀参会的院士各自所从事专业与会议主题的接近性、及承办单位工
作职责范围与会议主题的接近性、以及举办这个会议所花费的费用来看,均存在
疑问。这三方面的情况不得不使人产生“搭学术会议之台,唱拉拢院士之戏”,
为2013年张建春晋升化工材料学部院士拉票的感觉。

  首先,据工程院网站列出的参会院士名单分析,22位院士中3位环境轻纺学
部院士所从事专业是与纤维及应用有关的;19位化工材料学部院士除陈院士从事
高性能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外,基本上都不研究纤维及应用(不排除有
的院士业余研究纤维及应用,但毕竟不是最拿手的学问,水平不会比专业的教授
高工更高),即使从字面上看最接近纤维制造的高分子化工专业的毛院士,实际
上是催化剂专家。如果为了针对主题进行有效的研讨,邀请机械与运载学部复合
材料专家杜院士、邀请环境轻纺学部化纤专家季院士和郁院士,肯定比压力加工
专家、冶金分析表征专家和轧管专家更有成效。为什么不请贴近会议主题的院士,
而要请专业接近性很差的院士,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这些院士都是张建春需要他
们投赞成票的关键人物。

  当然,这些院士们也有他们的难处,张建春会通过方方面面亲朋好友来纠缠
不休,因此这些院士会这样想:去就去吧,该不投张建春的票照样不投。这样的
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反映了院士们多数是有原则的。但如果按照工程院的有
关规定,不参加这种超出自己学术领域的会议,对院士本人节约时间主攻本领域
科学问题、树立院士正面形象,会有更好的效果。

  其次,从该研究所的业务内容看,并不涉及纤维制造研究;作为军队研究所
没有纤维市场开拓的工作职责;在高性能纤维的应用方面,因为这个研究所是为
单兵防护服务的,制品需要有伸长能力,以适应人体运动、或增加变形获得断裂
功,故基本上不采用碳纤维,而间位芳纶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强高模纤维只
用于防弹材料,且已经形成稳定的装备制造技术。因此,可以说与北京航空材料
研究院等大量使用高性能纤维的研究机构相比、与北京同益中特种纤维开发有限
公司等制造高性能纤维的企业相比,该研究所并不是主办“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及
应用”高层研讨会的最佳单位。任何事情的操办均有推动力,是什么原因导致该
研究所愿意花费近百万元承办一个没有多少回报的会议?结论也只有一个:就是
借机请化工材料学部的院士们到会,通过种种手段让院士们对张建春建立好印象,
在2013年院士评选中投上关键一票。

  此外,从会议的举办费用角度分析,也可印证“搭学术会议之台,唱拉拢院
士之戏”的事实。张建春在筹办这个会议之初,做得经费计划是200万元。后来
因该研究所的政委(即党委书记)不赞成这么高的预算,甚至不赞成承办这个会
议,但考虑到事关张建春晋升院士,做了让步。12月15-16日的两天会议,最终
花费的会议费用是80万元。用自己的宾馆和餐饮接待20多人,两天的会议还是花
了80万元(其他参会人员另交会务费)。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
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条铁律,张建春紧接着在15日就这
样铺张浪费,是否有“顶风作案”嫌疑?

  作为现场工作人员,在会前、会中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一直在想为什么要开
这种与研究所没有多少关系的会,为什么要这样大把大把花钱、高规格接待?会
后持续考虑了一阶段,并上网查看了在院士遴选中暴露问题的报道,及晋升一个
院士要花多少万元的说法,也看到了院士候选人给院士送钱被揭露的事例,渐渐
明白了张建春办这个会的真实意图。

  因此,我想将这个事例告诉大家:不能这样做。院士晋升制度要改革,对于
院士候选人及院士,也要有规范他们的行动的铁律。

  科学是崇高的,科学家及向往成为科学家和院士的人未必每一个都崇高。因
此,必须有制度来规范他们。习总书记说权利要关进笼子,评选院士的权利也要
关进笼子、候选人的行为也要有一个铁笼来威慑他。

(XYS20130712)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