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newxys.com)(xys10.dxiong.com)◇◇

  在南加州大学撞到方舟子的前半生
  ——2018年2月25日南加州大学方舟子《我的前半生》演讲小记

  作者:李新浩

  2018年2月25日下午,在南加州大学THH(Mark Taper Hall of Humanities)
的二楼,一场由南加州中华高校联盟和南加州中国研究生学生会主办的活动上,
方舟子应南加州中华高校联盟会长王爱萍之邀,做了两个多小时的演讲,演讲主
题叫做《我的前半生》——这也是今年1月20日北卡华人联合会邀请方舟子去北
卡罗莱州立大学演讲时的“作文命题”。从文字和视频里走出来的“鲜活”的方
舟子,用各种故事和观点充实了这个星期六的下午。

  其人——追逐文学和科学的方舟子

  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
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
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庄子《庄子?山木》

  方舟子原名方是民,生于中国福建省龙溪专区云霄县,密西根州立大学生物
化学博士,科普作家。很多人凭直觉会以为方舟子这个名字来源于基督教经典—
—然而,曾经多次批评《圣经》错误百出的方舟子,是不会拿《旧约圣经》里
“诺亚方舟”来给自己取名的。“方舟子”是从高中时代就开始使用的笔名;方
舟源于庄子,意思是两条并行的船。方舟子“把自己名字解释为“脚踏两条船的
人”:一条船是文学,一条船是科学——这是他在中学时代就认定会终生行进的
两条路线。

  中学时代恰逢达尔文逝世一百周年,各种报道吸引着方舟子痴迷于生物学、
制作了大量的植物和蝴蝶标本。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之一,在当时自会被我国媒体与大众格外的重视。进化论启蒙人类认知自己的同
时,对唯心的神造论也带去了沉重的打击——它的影响似乎完整地投影进了方舟
子的前半生。

  学生时代的方舟子是典型的“学霸”,酷爱写诗却选择了理科,最终高考拿
到福建省语文单科第一,凭借远超录取分数线的总成绩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
高考这块改写人生轨迹的跳板上,方舟子也经历了一个小插曲。中科大招生老师
在前往漳州(1985年高考前夕,龙溪专区撤销,漳州升为地级市)录取时,恰好
与一位到漳州面试英语的学生住在同一个宾馆,聊到他已经从福州录取了两个生物
系的学生,专业录满,打算把一位叫做方是民的学生调剂到计算机专业......那
位参加英语系面试的学生恰好了解方舟子,他/她告诉招生老师:他最爱生物,
你一定要录他,否则他肯定不会去中科大......于是,中科大把计算机专业的指
标挪给生物系,录取了方舟子——命运从这里向信念和努力靠近了一步,从此开
启了方舟子前半生最精彩的部分。

  所为——打假的盛名和科普的初衷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
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1994年创立新语丝至今,方舟子因科普而发出声音,却因打假被更多的人听
见。看一看方舟子各个阶段的博客文章和出版著作,其中对科学的介绍远远多过
对造假的“打”。方舟子多次提到,自己不是在打假而是在“揭假”。打假是一
个强制施行的动作,揭假则是站在科学视角的自然表达。

  假是一个科学层面的概念,而不是一种感受。真理非常简单,真相就在那里,
但是打假激起的千层浪里,直觉和惯性驱动的亢奋总会淹没理性。孤独的斗士们
打的是科学对面的假,疼的是愚昧群体的盲从之心;打的是真相对面的假,涌出
来的是无知群体的恐惧。名气等于公信力的错觉下,人群簇拥着身披光环的造假
者和反智者死掐大声宣讲科学的人们。而今名气在身的方舟子,则在用他自己的
方式应对盛名——这实在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自由提问环节,一位和方舟子同期赴美留学的朋友问:你认为出国以后最大
的收获是什么?方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科学思维。方舟子认为,是美国的求
学和实验室经历让开始理解科学是什么,让自己掌握了批判性思维。2017年导师
退休,方舟子返回密歇根州立大学参加派对——不知道未选择继续做生物科学研
究的学生,用科普和打假的成绩回报是否换得了老师的欣慰。

  所踪——太平洋东西岸之间的辗转

  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
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
  ——勒庞《乌合之众》

  1990年,方舟子从中科大毕业,适逢国家教委新规定,大学毕业生要为国家
服务5年才准自由流动,三年级以下大学生要偿还培养费才能自费出国。已经手
握布朗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和塔夫茨大学录取的方舟子只能一
边等待毕业,一边申请延迟开学。布朗大学不同意延迟申请,密歇根州立大学则
依靠“生物学专业排名前十”以及宛若世外桃源一般的风景俘获了方舟子。事后
他才发现,在一本从台湾影印回来的书中看到的“生物学专业排名前十”并不可
靠,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美景则是如假包换。

  第一次从东向西跨越太平洋的时候,方舟子正亲历着中华大地四处涌动的气
功热,伪科学的内容大摇大摆地进入主流报纸和最高学府。1998年,从西向东跨
越太平洋的时候,国内大众的科学思维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伪科学和学术造假依
旧盛行。从揭露“基因皇后”的假履历和假基因库开始,安家北京的方舟子在国
内开始了顽强的科普与打假历程。

  2010年9月,方舟子在家门口遇袭,被铁锤砸中腰部,案件告破后被证实是
雇凶袭击;2014年7月,方舟子在广州签售新书遇袭,被水瓶擦破头皮。袭击威
胁最终导致了又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辗转,方舟子选择举家搬往圣地亚哥。当我看
完诸多与两次袭击案件有关的判决、报道以及评论,面对雇凶者“我不后悔”的
叫嚣和吃瓜群众们的叫好,只能目瞪口呆。面对疯狂,去辗转也许还算是一种幸
运,被淹没则是绝大多数拒绝跟从者的宿命。

  所期——不抱希望所以并不会绝望

  为了将事情做好,首先你得喜欢做这件事,而不是喜欢这件事情的结果。重
要的是工作本身,而不是你为之工作的人。是你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任何你的爱
心可能涉及的对象。 对象可能会改变,所以如果纯粹做这件事,就不会失望和
目标不坚定。
  ——安?兰德《源泉》

  聊完“我的前半生”,你对“后半生”有哪些规划和期待呢?方舟子的回应
大意是,随着造假的风气趋淡,学术诚信渐进,打假不再是他的重点,对科普则
会一直坚持。“脚踏两只船”的方舟子认为自己将科学思维和文学笔触融合,会
一直在大众科普领域做事情。

  现场的两位朋友先后提问:你将来是否会成立某种机构,做更多的科普和打
假?影响更多的粉丝?粉丝向偶像致敬是一种重要的积极力量,它将我们引向更
有价值的生活内容。但是,当敬佩转向无边界的期待,当期待转化为无条件的服
从,粉丝就会用盲从造就神人——这恰是方舟子强烈批判的对象之一。方舟子显
然对这种演变路径持有足够的警觉,他在回应这两个问题的时候都强调:一个人
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我会坚持做科普。

  曾经有人问,你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会不会对现实很绝望,方舟子的回答是:
我不抱希望也就无所谓绝望——答案里隐约可见安?兰德《源泉》里的主人公洛
克。也许,正是因为能坚持纯粹地做事,方舟子才有机会在科学的路线上前行并
穿越时代的重重迷雾,身后的那些无尽的、无谓的争议和冲突往往无关方舟子的
动机和立场,首先有关的是群体的盲视和无知。

  恰如庄子所言: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对于一个淡泊自我纯粹做
事的人来说,谁能挡住他的脚步呢?

  ver2018.2.26.11.00

(XYS20180228)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com)(xys10.dxi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