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答Digital对“水下机器人”问题的质疑

        东门外汉
         
       Digital 4月3日在新语丝论坛《东门外汉文章的一个事实错误》中说
“蒋新松是1994年中国工程院建立时聘任的首批院士,而第一套无缆自治水下机
器人是1997年研制成功的。从时间来看,两者没有因果关系。”似乎是说本人硬
把这两者捏合在一起的。

    我请Digital 先生(或女士)到中国工程院网看一看蒋新松院士的介绍,但
为给您节省时间,我将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其主要成就与贡献有: 
    一、提出、组织并直接负责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及产品系列化工作。 
      ……与俄罗斯合作,研制深潜6000米的无缆水下机器人CR-01,指导并参
加了总体初步设计,提出了完整的动力学分析及各种情况下航行探(原文如此-
笔者注)制,1995年8月完成了太平洋深海试验,取得了海底清晰照片,为建立
我国水下机器人系列化产品的生产基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难道还是没有“因果关系”吗?
    
    Digital 在评论中说“据熟悉蒋的人说,此人在学术上是比较严谨的。”

    对于蒋新松院士,本人既不认识,更不熟悉,无权妄加评论。但有幸看到了
作家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由李鸣生著的《国家大事-战略科学家蒋新松生死警
示录》一书。网上说李是最后一位采访蒋的记者,那么书中主要历史和事实基本
上应该是蒋新松提供的,而不可能是作者杜撰的。我们随便看几条蒋所提供的
“历史和事实”吧:

    1、“苏联的专家们来到沈阳,个个显得狼狈不堪。他们不仅兜里没有钱,
而且连一条像样的裤子都没有,……个个冻得瑟瑟发抖。吃饭时,就更是饥不择
食了,每顿上什么菜,他们就吃什么菜,上多少菜,就吃光多少菜,尤其对肥肉,
更是倍感兴趣!每次就餐时给人的感觉,像是在国内从来没吃饱过一样。”、
“每天处于饥饿状态的俄方代表首先提出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我国当年也
很困难,出国人员也不是如此狼狈。你能相信蒋说的苏联专家会如此掉价吗?

   2、蒋“大胆提出了一个新的带有战略性的构想:进军海洋,先搞水下机器
人!”据业内人士透露,早在70年代初中船总750试验场就研制了一台水下机器
人;70年代末,国家制定“六五计划”时,就列上了研制水下机器人项目,并由
交通部负责,遗憾的是这不是由蒋新松提出和建议的!

    3、蒋新松说“我找到了一把解决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问题的钥匙!”、
“只要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能解开这道难题!”我想任何人都不会相信蒋有
这个本事!

    4、1942年蒋新松“小学毕业前夕,他还照了一张毕业相。……抓起钢笔,
便在照片的背面写下一句话:一个伟人在成长!”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
候,蒋的老家又在日本人统治下,他能想到他将成为一个伟人吗?我想就是邓小
平先生在30岁时也不会想到他将来会成为一个伟人的。

    ……

    一个对历史、事实和自己的过去都如此“马虎”、“胡吹”和肆意歪曲的人,
在学术上能是“是比较严谨的”吗?
    
    Digital 的评论使我又重读了一遍蒋新松院士的介绍,介绍说蒋“提出了在
自己技术基础上走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路线,与美国PERRY建立了技术转让
及合作关系。研制出中型水下机器人RECON-IV,……该课题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
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RECON-IV”同“CR-01”
和“CR-02”一样,也都不是汉字的拼音字头,这里面一定也有“文章”。不着
急,待本人有空时好好地研究、学习一下后,再告诉诸位。    
    
(XYS2003040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