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小百人计划”和王博士

  作者:给合理解释

  新鲜博士当博导一事,fishman先生要求中科院合理解释,那是很难的,不
妨先听笔者试解释如下。

  由于按“百人计划”所订条件难以招到足够的人,所以中科院内部又有俗称
“小百人计划”的计划,已经实行很久了。基本方针是:各研究所自己出钱(例
如50万启动经费,20万住房资助等等),招来之后工作两年,再由科学院评审,
若工作成果达到了“百人计划”要求,则纳入真“百人计划”,科学院补上经费
(200万)。如果未达到要求,大概就要自生自灭了。不过,已经花的钱总不至
于再要回来罢。

  入选“小百人计划”的条件也有若干,但实质性的条件可以简单归结为:具
有博士学位;在国外连续工作两年以上。由于符合这种条件的人较多(国内得到
博士,又设法在国外进修几年),所以,能得到这个位置的人,应该是早已与研
究所挂上钩,被看中当“领军人物”的;要么是在国外较著名的大学得到的博士
学位,没有背景也大抵可以。要是两者兼而有之,那更理想了。目前,当上这种
“小百人”的人很多,将来或者应该改称为“小千人”更确切。

  所以,据笔者推测,王秀杰博士得到的应该是这种“小百人”的位置。当然,
她可能是最年轻的。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想把留过洋的博士与土博士的待遇区
别开来,因为近年来国内大批量生产的博士,有相当一部分令人不敢恭维。

  至于评审程序,笔者相信绝对经得起检查(程序往往要走半年以上呢)。君
不见,我们选代表,选模范,程序都是很严格的,如果他们有人不合格,与程序
正义无关。

  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当上了“小百人”就立即获得教授(研究员)头衔。一
个刚刚拿到(或者拿到没两年)博士学位的人,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成果,就当
上教授,这是近年来中科院的特色。据说是能上能下。有些博士将来作出了好成
果,自然没得话说,要是将来没什么成果,也没关系,“上”的时候既然无需什
么成就,自然也就不会因为没有什么成就而“下”,关键倒是要与领导搞好关系,
要是再能有几分吹牛本领,那就扶摇直上了。

  至于博导,既然能当研究员,本来就应该能指导博士生。

  只是到了两年期满,如果没有像样的成果,进不了大百人计划,研究员还当
着,博士生还指导着,不免有点难堪。不过这也是笔者书生之见,不了了之的事
情多多,继续安心当研究员就是,吹得好,大百人计划也照样进。记得有位伟人
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而我们的领导们最讲究不认真”(这好像不是原话,
大意如此,笔者懒得认真去查了)。

(XYS2004103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