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对一位“长江学者”、国家科技部863计划专家组组长的学术评价

作者:搬桌子专家

最近有几篇关于教授,候选教授学术水平评价的文章。看了下面的介绍,你会发
现其实他们的学术水平不比某些长江学者,超级专家的水平低。

下面我们来看看其学术水平(这里不涉及其他如公关水平等),所有材料均来自
于网络。

蔡宁生,工学博士(http://www.te.tsinghua.edu.cn/ teach/ details.asp? 
ID= 33&typeCat=博导资源)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副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理事、能源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程热物理学报》编委,中国能源研
究会理事,《燃气轮机技术》编委,《热力发电》副主任编委,国家科技部863
计划能源技术领域洁净煤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能源技术领
域燃气轮机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热能动力工程》编委(年份省略)

1988.1-1991.6 东南大学 热能工程研究所(热能工程) 工学博士
1989.7-1991.2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USA Space Institute(Mechanical 
Engineering) 联合培养博士生
1999.3-2002.3 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先看则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还注意到,几乎没有一位“特聘教授”是冲着那
10万元的年薪而来的。蔡宁生告诉记者,他如果看中钱,那么他在美国读完博士
后就不会回来了……(http://news.sina.com.cn/richtalk/ 
news/culture/9904/040406.html)。

评论: 

1。哈哈,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联合培养咋就几篇发表在n流刊物上的东东。
请求那位在美国该研究所工作的同志提供一点信息,蔡教授在美国到底干了啥?
联合培养在那时就象合资企业生产的东西一样时髦,有时也可能是假合资

2.1999年该所蔡教授作为全国首批特聘教授上岗,难道回国之前就知道有这么
好的事情在等着?

下面此人的论文与专著的清单
论文:
(1). 蔡宁生,钟史明,范仲元,以“循环函数法”的模块化实现火电厂热力系
统计算的通用化, 电力技术,1990年第2期, (p24-29)
(2).蔡宁生,徐益谦,J.N. Chapman,沙次文,万千瓦级燃煤磁流体/蒸汽联合
循环中试电站系统分析,东南大学学报,第22卷第3期,1992. (p54-61)
(3). Ningsheng Cai, Yiqian Xu, James N. Chapman and Ciwen Sha, System 
Study for a Tens MWe Size Coal-Fired MHD Retrofit Pilot Power Plant in 
China,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Vol. 2, No. 1, 1993, (p76-80)(EI
引录)
(4).Ningsheng Cai, Mingyao Zhang, Daji Li and Wenling Fu,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PFBC-CC in China and Jiwang Pilot Plant Project,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Vol. 3, No. 3, 1994, (p205-210)
(5).傅文玲,蔡宁生,燃煤炉加钙脱硫后热平衡的修正与计算,煤化工,1994
年第2期,(p50- )
(6).傅文玲,蔡宁生,章名耀,PFBC-CC发电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市场预测,煤
炭转化,第17卷第3期,1994,(p72- )
(7).傅文玲,蔡宁生,章名耀,15 MWe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中试电站热力
系统参数分析,电站系统工程, 第10卷第4期,1994,(p1-6)
(8).蔡宁生,燃煤污染控制技术,能源研究与利用,1995年第1期,(p27-32 )
(9).蔡宁生,章名耀,PFBC-CC发电技术及其发展,电站系统工程,第11卷第4
期,1995,(p12-17)
(10).蔡宁生,傅文玲,章名耀,150MWe PFBC-CC商业示范电站的初步概念设
计,动力工程,第15卷第6期,1995,(p24-29)
(11). 蔡宁生,张哲锐,廖世克,150 MW商业示范PFBC-CC电站技术经济评价,
电力建设,第17卷第12期,1996,(p2- )
(12). Ningsheng Cai, Mingyao Zhang and Daji Li, A Suggestion of 
Development for Advanced Coal-Fired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Proc.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ICEE 1996,Begell House Inc, New York, NY, USA, 1996, 
(p39-45)(EI引录)
(13). 蔡宁生,张哲锐,廖世克,150 MW商业示范PFBC-CC电站热力参数分析,
热能动力工程,第12卷第2期,1997, (p107-112) (EI引录)
(14). 蔡宁生,章名耀,对贾汪PFBC中间试验电站的性能分析和投资评价,中国
电力,第30卷第3期,1997, (p44-47)
(15). 蔡宁生,廖世克,带湿式尾部烟气脱硫的粉煤电站经济性估算模型,中国
电力,第30卷第12期,1997, (p56-60)
(16). 傅文玲, 蔡宁生,15 MW PFBC-CC试验电站初步技术经济分析,中国电力,
第30卷第7期,1997,(p52-55)
(17). 廖世克,蔡宁生,火电厂蒸汽回热系统递推计算法,汽轮机技术,第40卷
第3期,1998(p162- )
(18) 蔡宁生,廖世克,洁净燃煤发电系统综合性能评价初步探索,发电设备,
1999年第1期,(p34-37)
(19). 余廷芳,蔡宁生,一个典型第二代PFBC-CC发电系统的参数分析,江西电
力,第23卷第1期,1999,(p4-7)
(20). 向文国,蔡宁生,PFBC-CC燃气轮机系统动态特性实时混合仿真研究,热
能动力工程,第14卷第5期,1999,(p356-358)
(21). 向文国,蔡宁生,刘西陲,PFBC-CC系统动态特性仿真的面向对象方法研
究,东南大学学报,第29卷第5期,1999,(p91-95)
(22). 向文国,蔡宁生,数模实时混合仿真系统研究,仪器仪表学报,第21卷第
1期,2000(p8-10)
(23). 向文国,蔡宁生,虚拟现实技术在热动力系统仿真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
研究,2000年第8期
(24). 向文国,蔡宁生,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系统仿真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
算机应用研究,2000年精扩本
(25). 向文国,蔡宁生,基于BP神经网络的蒸汽温度控制,自动化仪表,第21卷
第12期,2000(p4-6)
(26). 蔡宁生,对PFBC-CC技术在我国创新发展之考虑,燃气轮机技术,第14卷
第1期,2001(p29-36)
(27). 蔡宁生,章名耀,对我国创新发展洁净燃煤发电技术的建议,江苏电力技
术,2001年第3期(p15- )
(28). N Cai, T Yu, J Xiao and G Welford, Thermal performance study for 
the coal-fired combined cycle with partial gasification and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Power and Energy Vol 215 No A4 2001 (p421-427) (SCI、
EI引录)
(29). 裘放放,蔡宁生,基于相似理论估算PFBC/CC燃气轮机变工况性能,燃气
轮机技术,第14卷第2期,2001(p32-36)
(30). 肖军,蔡宁生,崔丽,洁净燃煤发电系统热力性能计算软件编制,热能动
力工程,第16卷第4期,2001(p363-367)
(31). 郑莆燕,蔡宁生,沈坤全,刘海晏,故障诊断在火电厂热力系统中的应用
及存在问题,汽轮机技术,第43卷第6期,2001(p321-323)
(32). 周宝林,蔡宁生,向文国,过程控制系统中非线性系统参数的辩识,自动
化仪表,第22期第12期,2001
(33). 蔡宁生,洁净煤技术研究及产业化,《2002高技术发展报告》/中国科学
院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p119-128)
(34). 蔡宁生,章名耀,PFBC-CC发电技术的进展及创新发展,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第32卷第3期,2002年5月,(p437-442)(EI引录
(35). 肖军,蔡宁生,章名耀,郑莆燕,第二代PFBC-CC中试电站初步方案及性
能分析,工程热物理学报,第28卷增刊,2002年6月,(p13-16)
(36). 裘放放,蔡宁生,肖军,郑莆燕,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商业示范电站变工
况性能的研究,动力工程,第22卷第4期,2002年8月,(p1847-1852)
(37). 郑莆燕,蔡宁生,肖军,包含环境影响的能量系统拥经济学理论分析,燃
气轮机技术,第15卷第4期,2002年12月,(p16-19)
(38). 郑莆燕,蔡宁生,肖军,裘放放,应用拥方法分析PFBC-CC系统的环境影
响,热能动力工程,第18卷第1期,2003年1月,(p74-77)
(39). 李振山,蔡宁生,尹建威,整体高炉煤气化联合循环(IBFGCC)发电系统
性能分析,工程热物理学报,第25卷第2期,2004年2月,(p193 -196)

专著:
(1).《热工应用软件丛集》,钟史明,蔡宁生,胡晓辉,范仲元,水利电力出版
社, 1989年5月
(2).《中国洁净煤技术》(主著 曹征彦),章名耀,李大骥,蔡宁生,第六章 
增压流化床燃烧(PFBC)技术,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1月,(p241-274)
(3).《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主著 章名耀),蔡宁生,第十一章 
PFBC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p331-350)

评论: 

数量蛮吓人!我们来看看质量吧。
SCI文章一篇,影响因子0.263(2003年),引用次数0,基本可以说明是篇垃圾文
章。
这里不评价EI收录的论文,因为许多中文文章也收录。
第一作者 18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热科学学报)
是一份国内出版的英文杂志,由于从来没有读过相关的文章,不知道与Power 
and Energy相比,水平如何。在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国内比较好的杂志
有工程热物理学报和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可惜在这些主流杂志上,蔡教授连一
篇第一作者的文章也没有。不过肯定的是以后会很多的,因为已经是编委和超级
专家了。
专著似乎也不少。有幸翻过所谓的专著,没有自己的东西,大概不能是算专著的,
最多是编写而已。


科研工作:
a、1985-1987 江苏省科委科技项目“火电厂热力系统热经济计算软件包的研
制”,主要研究人(软件开发),1987年底通过江苏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苏
科鉴87237号)
b、1987-1991 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燃煤磁流体发电主题(863-613-008)
“万千瓦级燃煤磁流体中试电站概念设计”,主要研究人(系统分析) 
c、1992-1996 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及装备研究”研究专题(85-205-02-01)“PFBC-CC电站参数优化和技术经
济分析”,负责人,1993年国家计委、国家教委中期评估:A,1995年国家计委
验收代鉴定 
d、1992-1996 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及装备研究”研究专题(85-205-01-01)“PFBC-CC系统总体设计、安装、
调试”,主要研究人(总体组负责人、系统总流程设计),1993年国家计委、国
家教委中期评估:A,1995年国家计委验收代鉴定 
e、1993-1996 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燃煤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热
经济分析软件研制”,负责人
f、1996 江苏省电力工业局委托项目,“贾汪电厂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
(PFBC-CC)示范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负责人 
g、1998 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委托项目“大连台山PFBC用煤及石灰石燃烧试验研
究”,负责人
h、1997-1999 东南大学科学基金“部分气化燃煤联合循环方案及优化研究”,
负责人
i、1997-2000 国家“九五”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PFBC-CC)
中试电站工试验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97-226),负责人之一,2001年国家科
技部验收 
j、2000-2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子课题(G199902210531), 
“煤转化新过程的环境影响和技术经济分析”,负责人 
k、2000-2002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生物质、废弃物和煤加压流
化床气化基础研究”,负责人
l、2001-2002 国家教育部“煤燃烧科学与技术网上合作研究”,负责人
m、2001-2002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2001AA520010)“中国煤炭资源特点及研
究开发利用战略”,课题副组长
n、2001-2003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工业)科技计划项目,“天然气热电联
供制氢技术研究”,负责人
B、正进行的科研项目
a、2002-2005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2002AA503030)“燃气轮机总体设计与标
准研究”,课题组长
b、2003-2005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2002AA501330)“天然气制氢及高压氢
气加氢站研发”,课题主要研究人员。

评论: 

够吓人的吧!大部分是国家级的项目,不过与发表的学术论文比实在是不相称。
反衬出学术水平的低下。这里仅对几个有所了解的项目进行评价:

a.国家“九五”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PFBC-CC)中试电站工
试验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先看报道:本报讯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53/3961/472106.html) 由东南大学承
担技术主持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PFBC
—CC)中试电站工程试验及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已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
收。  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是一种具有高效率和良好环保性能的新型发电
技术。我国经过多年攻关,通过产学研结合建成了徐州贾汪15MWPBC—CC中试电
站。到目前为止,该中试电站已完成72小时连续运行试验,累计运行919小时。
与美国、德国、瑞典等国际上的4座PFBC中试装置相比,贾汪中试电站在规模、
配套完整性、技术水平和总体水上,均达到了国际同类装置的水准。……

请问蔡教授敢不敢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已经完成了合同规定的任务(指立项任
务书,不要找各种困难的理由,因为经费是按任务书来的,否则就是套项目)。
我看是不敢!再看这篇报道,回避了几个重要的问题:72小时连续运行是否是满
负荷运行,要知道70%的负荷和满负荷对设备的要求是不在一个档次上的,例如
磨损问题。累计运行919小时是在一年内的满负荷运行还是不管在多长时间多大
负荷的运行总计。与国外的是哪个时期(例如上世纪80年代还是本世纪),否则
比较就毫无意义。

b. 课题j到n,应该也有不少钱吧,但不知道成果在那里。是不是请相关出钱单
位查查。国家项目毕竟也是我们交的税,浪费了大概说不过去吧。

c.恭喜蔡教授作为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能源技术领域燃气轮机重大专项总体专家
组组长(超级专家!!)获得更多的相关重大项目,更多的经费,继续浪费我们
的血汗钱吧。

获奖情况
1991年4月 国家高技术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 “七五”期间863计划重要贡献荣誉
奖
1992年12月“万千瓦级燃煤磁流体中试电站概念设计” 中国科学院重要成果奖
1999年3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6月 《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
(科技著作)三等奖 
2000年1月 江苏省科协“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2年“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PFBC-CC)中试电站工程试验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评论:

这是一个十分有技巧的介绍,因为没有获奖人的排名!蔡教授,请列出来给大家
看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科协“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除外)。你
到底在上述研究工作中有没有重要贡献??

总结:

通过对一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科技部863计划专家组 组长的
学术评价可以得到如此的结论:学术水平低下的人,也可以获得巨大的荣誉与经
费资助,这种奇怪的现象大概是我国特有的。这到底是为什么?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造神活动而已,不要被清华的教授,博
导头衔(2002年在清华),863超级专家的头衔所迷惑。

2005,1,7

(XYS2005010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