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中国高校能源领域一稿多投展示贴

  冰壶一搽

  冰壶一搽前一段时间要申请能源领域的973项目,下载复制了大量的能源转
化和新能源方面的研究论文,猫着劲狠读了几个月,终于交了本子。不过,在研
读文献时,有许多论文一稿多投,让冰壶一搽白白费了一些时间和金钱,现将中
国高校能源领域的一些一稿多投的论文展示出来,以提醒各位博士教授博导研究
员,以后作研究要扎实一些,论文一旦发表,就会有众多的研究者下载研读参考,
有什么猫腻研读者心知肚明,只是奉行我们中国人“不能说”的传统哲学而已,
不过,冰壶一搽在国外留过学,见识过国外大学教授们如何作学问,因此还是想
冒犯一下“不能说”的哲学:

  1a. 界定热电联产节能指标的探讨,钟史明, 陈效儒, 刘龙海, 能源研究与
利用,2004, 3:7-10
  1b. 热电联产的节能分析,钟史明,陈效儒,刘龙海,热电技术,2004, 
1:9-13
  1c. 热电联产的节能分析—对热电联产界定节能指标的探讨,钟史明,陈效
儒,刘龙海,区域供热,2004, 5:1-6
  1d. 热电联产界定节能指标的建议,钟史明,张晓鸣,徐海荣,刘龙海,陈
效儒,热机技术,2004, 3:34-41

  钟史明,东南大学动力系教授,中国电机工程学学会热电专委会委员、技术
专家组副主任,江苏省热电专委会名誉主委,享受国家专家特殊津贴,全国热能
动力著名专家(见中国生物质发电网
http://www.swzfd.com/new_view.asp?id=1885)。

  2a. 移动颗粒层过滤除尘的数值模拟及实验对比,袁竹林,许世森,南京师
大学报(工程技术版),2001, 1(1):19-23
  2b. 移动颗粒层过滤除尘的数值模拟及实验对比,袁竹林,许世森,能源研
究与利用,2001, 4:24-28

  袁竹林,教授、博导,东南大学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能源与环境学院热能研究所,研究方向为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
(http://seu.org.cn/bbs/read.php?tid=2794)。

  3a. 缸内直喷醇类燃料发动机的燃烧与捧放特性,黄勇成,周龙保,刘圣华,
车用发动机,2004, 2:19-23
  3b. 缸内直喷灵活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研究,黄勇成,周龙保,刘圣华,
西安交通大 学学报,2003, 37(7):688-737
  3c. 缸内直喷灵活燃料发动机性能和燃烧特性的研究,黄勇成,周龙保,刘
圣华,燃烧科学与技术,2003, 9(6):501-506

  论文3a、3b和3c多有重复,交叉互用。黄勇成,博士、副教授,西安交通大
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周龙保,教授、博导,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
动力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乌克兰共和国外籍院士
(http://202.117.28.185/article/teacher/teacherlist.php?specialid=9)。

  4a. 生物柴油技术发展现状及其产业化方向的探讨,杨德亮,倪计民,农业
装备与车辆工程,2007, 4:6-9
  4b. 生物柴油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现状,杨德亮,倪计民,节能与环保,
2007, 5:16-18

  倪计民,教授、博导,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发动机节能与排放控制研究所所长,
中德学院 AVL李斯特内燃机基金教研室主任
(http://auto.tongji.edu.cn/new/recruit/professors/profs/nijimin.html 
)。

  5a. 超声波辐射对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胡爱军,郑捷,天津科技大学
学报,2007, 22(1):29-32
  5b. 声酶法合成生物柴油的比较研究,胡爱军,郑捷,声学技术,2007, 
26(2):243-247

  胡爱军,博士、副教授、硕导,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工
作
(http://www.ezkaoyan.com/school/tuli/Column2/2007-1-24/20071243536250
.htm)。

  6a. 二甲醚-21世纪清洁燃料,唐庆杰,杨素萍,李小炯,吴文荣,洁净煤
技术,2007, 13(2):5-8
  6b. 煤制二甲醚-中国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之路,唐庆杰,王永刚,节能与
环保,2007, 9:27-30
  6c. 二甲醚的研发现状和应用前景,唐庆杰,刘海平,袁光耀,吴文荣,中
国煤炭,2006, 32(7):49-51

  唐庆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在读博士,河北北方学
院教师,从事能源材料和煤炭转化方面的研究(见上述论文中的作者简介)。

  7a. 生物质快速裂解油的催化裂解精制,郭晓亚,颜涌捷,化学反应工程与
工艺,2005,21(3):227-232
  7b. 生物质裂解油催化裂解精制,郭晓亚,颜涌捷,李庭琛,任铮伟,袁传
敏,过程工程学报,2003, 3(1):91-95

  论文7a比论文7b增加了几种催化剂的催化裂解和催化剂再生后的活性结果,
论文7a内容基本覆盖了论文7b的内容,但论文7b许多作者在增加内容后的论文7a
中不出现了。

  郭晓亚,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化工系讲师、博士,曾为华东理工大学能源化工
系博士研究生;颜涌捷,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主要
从事生物质制酒精、生物质液化、生物质快速裂解制燃料油及生物质制氢等方面
的工作(http://daoshi.kaoyantj.com/2005/09/11/D30E320D4A220BCC.html)。

  8a. 酸催化地沟油与醇类酯化反应研究,姚亚光,纪威,符太军,张传龙,
粮食与油脂,2005, 10:20-22
  8b. 地沟油制取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符太军,纪威,姚亚光,张传龙,能
源技术,2005, 26(3):106-108
  8c. 地沟油制取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符太军,纪威,姚亚光,张传龙,节
能与环保,2005, 6:23-24

  上述三篇论文材料交叉使用,互有重复,论文8a中的表1与论文8b中的表2和
论文8c中的表1所述的均是地沟油酸催化甲醇制生物柴油的一组试验数据,但在
论文8a与8b、8c中所用的催化剂量和反应时间不同,但产率相同,有明显数据编
造的嫌疑。

  姚亚光,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代用燃料(生物质能
源);符太军,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内燃机燃烧与排放
控制技术
(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21127060&SUID=);纪
威,教授、博导,中国农业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系,研究方向为生物柴油制取技
术及开发利用等
(http://www.cnedu.cn/news/2006/7/ta17543946461137600214896.html)。

  9a. 柴油机燃用甲醇一柴油双燃料的控制与研究,姚春德,王银山,段峰,
程传辉,李云强,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5, 5:25-28
  9b. 甲醇一柴油汽车的控制与性能研究,王银山,姚春德,程传辉,段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 24(5):745-747
  9c. 柴油/甲醇发动机的研究与应用,王银山,姚春德,程传辉,段峰,小
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5, 34(5):27-30

  论文9a, 9b和9c材料互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有重复。

  姚春德,博士、博导、教授,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兼燃烧分会执行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及特
聘专家,中国内燃机协会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小功率柴油机专业分会副主任
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内燃机工作过程及其废气净化技术
(http://auto.sina.com.cn/news/2006-10-15/2025221768.shtml;
http://daoshi.eol.cn/page.php?exp_id=4400)。王银山,内燃机博士、副教
授、硕导,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汽车维修教研室主任
(http://219.243.15.8/jpk2007/fdjyl/jsdw.html),曾为天津大学内燃机燃
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XYS2007111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