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眼科马翔简历不同版本有感
  ———兼评年轻教授的简历造价

  刘里江

  2008年1月13日,“新语丝”网站披露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眼科教授马
翔的简历有诸多不实可疑之处,近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网页导师介绍上,
马的简历被重新修改了,刘里江文中所指出的地方均做出了删节或改动,说明
“新语丝”指出的问题是实事求是的,是确实存在的,并不是空穴来风(附马翔
修改前后的两份简历原文)。

  在马翔教授原来的简历中文本中,涂黄色的部分均被删节,涂绿色部分也是
重点改动之处。这两部分是刘里江着重指出的部分。

  首先,涂黄色的部分均在修改后的简历中消失了,说明是不存在的东西,读
者如果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这被删节的部分其实是权重很大的内容,包括了国际
上知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资格,国家自然基金的评议人资格,还有省市级别的科
技获奖,对于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对于一个科技工作者,上述内容的包装意义是
不言而喻的。

  其次,涂绿色部分其实原本是一些会议论文汇编,但在原版的简历中,论文
的页码前被故意隐去了“S”标志,之所以说他是“故意”,是因为在起原版的
第17,24-25条目中,会议的论文都被明确地标记了“S”标志,可见,马教授并
不是不懂得“S”标志的意义,只是在故意搞文字游戏而已。那么,为什么有的
文章要隐去“S”标志,有的则保留了“S”标志呢?

  隐去“S”标志的文章,都无一例外的是IOVS年会ARVO的论文汇编,ARVO会
议论文汇编的特点在于,它仍然沿用IOVS期刊的刊名,只是编为增刊,二者不同
之处仅仅在于一个“S”的有无。因为马教授在IOVS上的确有过论文发表,可惜
只有4篇(其中只有2篇是第一作者),7篇会议论文若能与正式刊出的论文排列
在一起,显然能有极强烈的视觉轰动效应,而做这件事其实并不难,只要将ARVO
的论文汇编页码前的“S”删掉就可以了,这在技术上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伎俩,
但是,在道德上却是迈出了一大步。其实,内行人都知道,ARVO只是一个杂志的
年会而已,缴了会费,论文就能被汇编上,何况马教授当时正在美国,参加如此
的会议就像国内学者参加某个杂志的年会一样,每年换一个地方,又能旅游,不
是什么难事,更谈不上轰动。

  除去了上述内容,马教授的简历显然是大大地减肥了,应该是更加健康了,
(当然,还有一些小问题,比如,他2005年才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获得博士学位,
怎么能在1996-2001年期间在美国做博士后?即使在美国的经历确实存在,也不
过是某个实验室的实验助理或研究助理,严格意义上都不应该自诩为“博士后”,
看来,还是改不了老毛病,真正好吃的月饼是不需要过度包装的。)对照前后两
份迥然不同的简历,我们不禁要问,一位青年工作者,把自己的简历当作街头印
名片,内容说变脸就变脸,而且变的都是核心内容,肆意夸大吹嘘,如此教授,
他的论文如何,带出的学生如何,承担的课题如何,不能不引起深思和忧虑。

(XYS2008012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