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中国人民将是气候变化的最大受难者之一

  顾连宏(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环境科学系)
  universalvalue.blogspot.com

  灾难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突如其来,一种隐隐约约、缓慢但稳步推进。对
于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往往看得清楚、认识充分,因而容易万众一心、及时行
动、共度难关。对于隐约缓进的灾难,人们的态度则迥然不同;得过且过、相互
推诿是人的天性,毕竟人生不易,今天有今天的难事,明天的麻烦等到明天再说。
然而,灾难不等人也不饶人。当蹒跚的灾难最终降临的时候,人们反而措手不及,
造成本可避免的毁灭性的悲剧的发生。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就
是一个正在缓慢但稳步推进的灾难。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其后果将不堪
设想,而中国将是这场灾难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我先解释为什么气候变化是一个缓慢但稳步推进的过程。说起来显得矛盾:
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速度太快!地球的表面为海洋所主宰,
而海水有很大的比热,也就是说海水有高超的吸受热量的本领:给它很多的热量,
它的温度却不会升高很快。所以,在快速的温室气体排放下,整个地球表面的温
度变化表现出很强的惰性。然而有惰性并不代表不改变,只不过是温室气体效应
的充分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的地球表面系统还处在一种过度性状态,当温
室气体的威力全部暴露的时候,地球表面系统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科学家
们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这一结论。最近因研究工作的需要,我就温室气体浓度与
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了地质历史时期和当代时期的不同。我所研究的地质历
史时期的温室气体浓度与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跨越了过去40万年(Vostok冰芯
记录),其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发生波动,但变化比较缓慢(与当代时期相比),
所以温度的变化代表了地球表面系统处于平衡态下的真实响应。而当代时期的温
室气体浓度与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涵盖了过去120年的时间,其间由于人类
活动的影响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急速增长,因而温度的变化代表了地球表面系统处
于非平衡态下的过度性响应。在扣除太阳活动的信号之后(太阳活动的变化对历
史时期温室气体浓度与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较大),我发现平衡态下的真实
响应要比非平衡态下的过度性响应强5倍以上!按照这一数字,我估计到目前为
止人类只看到了他们排放的温室气体的破坏力的25%,冰山一角而已!而且,
人类对大气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在加速上升!

  为什么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将是一场灾难?不要以为温室
效应仅仅是温度增加几度。随着温度的增加,极端性天气现象(干旱、炎热波、
洪涝等)、传染病(例如非典和禽流感)和虫害发生的频率将会上升,主要农作
物的产量将会下降,一些重要生态系统将会因气侯带向两极的迁移而消失,海平
面将会抬高(全世界最重要的城市基本上都分布在沿海地带)。而就在这些破坏
性因素加剧的同时,维系人类生存的物种基因库因长期的破坏正在快速缩小,世
界范围内农作物品种日趋单一,人类食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与空间距离日益
加长(我们中间有多少人知道我们今天吃的食物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生产的?
要知道食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与空间距离越长,运输和保存食品所需消耗的
能量就越大,保证从生产到消费这一链条的连续性也就越困难)。更要命的是,
全世界的人口还在不断膨胀。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气候变化将使人类文明面临
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那些国家将是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处于各大洋中海平面上的小岛国以及
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的大陆国家。在世界大国中,中国将首当其冲。中国地大但
物薄(注意,不是博!)。在过去几十年的盲目、不讲效益的经济发展中,中国
虽然积累了不少朝四暮三的纸头子,重要资源已经被掏得差不多了。中国本来就
是一个干旱少水的国家,各大中城市现在都处在缺水状态,气候变化将使中国的
水问题雪上加霜。另外,中国土地的肥力也因长期掠夺式的耕作而在衰竭。中国
最近食品、煤炭价格的上涨就是给中国人敲响的一个警钟。

  然而,中国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危害性总体认识的低下让人惊讶。中国科学
院院长路甬祥在2007年1月份批评"发达国家对全球变暖炒作得比较厉害"。
2007年9月份,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的牛强和谢光锋在科学时报上发表了
题为<<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的九大逻辑追问>>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
牛谢二位先生先讽刺国内关心温室气体排放的"精英"为"跟风起舞"、"两相
呼应,甚嚣尘上",然后按照他们的"逻辑和科学常识"提出了他们的九大追问。
他们的追问竟然是从"全球是否真的在变暖?"开始!如果连中国最高科研机构
的领导人路甬祥先生、管理着中国最杰出科学家群体的牛强和谢光锋先生对气候
变化都这样无知,其他人可想而知。

  中国有句古话"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世界不少有识之士也纷纷用中文的
"危机"(危险+机会)两字来规劝他们的政府对温室气体排放采取行动。我希
望中国的科学家和领导人能清醒起来,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
传统价值优势,带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战胜气候变化危机的挑战。

(XYS2008020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