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百万年薪”极其误导

曹民

清华聘请“百万年薪讲席教授”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无论其中细节如何,
我认为这种“百万年薪”的提法极有问题。并非媒体的误导,恰恰是这种
提法本身在误导。

如果细读其中的细节,我认为,从一方面来说,清华“百万年薪”聘金并
不太离谱。根据《新语丝》转《南方周末》六月十三日文“教授年薪百万
到底值不值”(李虎军):“大体上4位讲席教授是一个小组,分享100 万经
费,平均每人每年可以拿到10万研究经费和15万生活津贴。”生活津贴部
分15万人民币合约1.8万美元。我不太清楚其它地方,但在美国,科研经费
大抵是只允许参加者夏天按其工资水平从中领取两月的薪水。学校里大多
是九个月合同发十二个月,所以实际上是参加科研者每年可从经费中领取
相当于自己工资的九分之二的薪水。以此,有八万年薪如果能申请到经费
夏天两个月就能领到约1.8万的薪水。有人用夏天教课的薪水来比。这样比
很不合理。首先,在学校里,任何时侯按课时算钱的人都算是PARTTIME,
夏天亦不例外(包括那些FULLTIME但夏天PARTTIME兼课的。)。PARTTIME比
平常薪水低得多。科研做的好的人不会做夏天的PARTTIME。而且如果夏天
有科研经费也不允许兼课。即使用夏天的薪水比,夏季学期一般一个半月
左右。如果是四个学分的课,按《新语丝》六月十八日稿“按美国标准清
华讲席教授月薪不该超过3000美元”的标准也可得四千。再加上“三四个
月”的时间,也有近一万美元的收入。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算薪水不能光看数字,还有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消费、
同样水平的人的平均收入、以及税收等等。用美国的工资水平比在国内的
收入是非常荒唐的。

也许提出“百万年薪”者本意是在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但是这种提法的
实际效果难免让人觉得是在好大喜功,哗众取宠,追求新闻热点的炒作效
应。

从已经公布的名单上看,有人已指出其中确实有一些是所在学科的非常杰
出的。抛开年薪不谈,如果以此能带动国内相关学科跟上一流水平,这应
该还算是一件好事。如果学者们又能将其高收入回归于社会,给予国内极
其贫困的地区,将给所有的海外学子起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看几十年历史,我们都习惯于口号和轰动的效应了。愿从此能带动更多的
学者回国。愿海外的讨论能多少改变国内决策者的思维,能使以后国内引
进海外人才更规范更合理,也多抓住几个滥芋充数的。我是永远天真地相
信坏人是抓一个少一个的。

也正因为如此,为《新语丝》所作所为大声叫好。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