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按:经向华盛顿大学校方核实,吴征于1992年1月13日入学华盛顿大学,
1993年5月14日获得国际关系专业的艺术硕士学位。华盛顿大学的国际关
系专业是一个成年再教育的夜校专业(Evening Program):
http://artsci.wustl.edu/~ucollege/Programs/iap/index.html
http://artsci.wustl.edu/~ucollege/Spring/intlaffairs.html)

对吴征的华盛顿大学硕士学位的评注

司实


    北京青年报2001年12月3日独家专访吴征先生,给他一个表白的
窗口.其中还有这样一段:

  《财富周刊》:网上传说你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曾因卖保险欺诈而
被公司开除,并因席卷一空他们的储蓄而遭一群老华侨起诉,后公司被迫与
他们庭外和解,并赔钱,事实究竟是怎么回事?

  吴征:这是对事实的完全扭曲。在十年前即1991年-1992年,我在圣路易
斯华盛顿大学(当年排名全美私立学校第十名,也是中部最好的大学)读国
际关系硕士学位时,曾经加入美国最大的金融保险公司之一担任销售经理,
勤工俭学以支付昂贵的学费。

评注:

此处先将售卖保险之事按过不表,只看看吴征先生怎样在他告
示天下的个人简历中含金量最高的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学位上鱼目混珠。吴先生特意在这段话里
加注,说明他很清楚在美国同被称为硕士,博士者有天差地别,
差别就在其源出何校,而硕士,博士这几个等同的文字符号在
明白人眼里绝对不具备等同的价值,不然他为何要特别加注此
校"当年排名全美私立学校第十名,也是中部最好的大学"?可惜
(是不是应该说可怜?)那位天真(我不忍心用"愚"字带头的那个
词)的记者竟不知道追问他一句应该如何为巴灵顿大学加注。
真教人不得不佩服吴先生"曾经沧海难为水",该出手就出手的
胆魄。小小一个记者算得什么,大河上下,朝野内外,商场市井,
国内的脉搏让他摸了一个透,说不定当着记者的面他就在窃自
暗喜:你们在国内的能知道些美国的什么,还不是我想让你怎
么说就怎么说。实际上在美国读书熬出来的和包括吴先生这样
读书混出来的(吴先生读过书,无人否认。说混,并不冤枉他,且
看下文)都知道国内的情况,差别就在别人没有昧着良心去蒙
骗同胞而中饱私囊外加欺世盗名。

如果说工于心计的加注免注凸显吴先生那种巧妙的卑鄙,那么
他在这里说"我在…华盛顿大学读…硕士学位"这话就有点胆大妄
为地为自己贴金了。吴先生心知肚明,他读的是使用华大校舍的
University College(直译为大学专科学院,即有别于大学本部的
成人夜校),招生,师资与华大绝然分开,往最好处想,算个学校
的三产企业吧(是不是真和华大相关,尚有待查明),经他这么一
说,好象华大研究生院和University College是一回事,他就是
那里深造(恕我用这个词,为的是便于国内的读者理解。实际上在
美国的人都知道即使不是夜校的国际关系硕士又能含些什么金)
出来的。吴先生,这可是你同一句话中的前后两部分呵,怎么
前半部给了个加注,这里就不给个说明呢?更聪明的是这句话
如此结构,如果人家追究他说假话,他可以反驳说他说的是事
实:他确实在念硕士学位,而且确在华大的校园校舍,何错之有?
各位看官,这就是古已有之的鱼目混珠术,不过是新世纪版本。
咱们说得再俗一点,拿含金量作比。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比足
金24k,那么华大差不多22k,一般能听到名字的州立大学应在
14k左右或略高。夜校不管怎么说是个正规学校,与巴灵顿大学
一类有原则的不同,又和华大沾点边,大概可给个8k,10k(加注:
为给国内读者解释打比方而已,并无他意。通行学校评价请见
www.usnews.com)。各位读者,如果有人把件8k的货混在22k的
货堆里向世人兜售,你怎么来评价这件事?吴征先生就是在公众追
究他欺骗(为人无诚信)和不守法二周以后的公开回应中继续
玩着这套鱼目混珠的把戏。

吴先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8k,10k的好歹也是块金,况且经商与
学位的含金量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正相关关系,何苦以自戕为人
之本的诚信为代价,毁掉自己功名利禄的远大前程呢?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