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纪实文学
  铁公鸡大战西装鸡

  ·文章·


  到圭尔夫不久,我就听人提起温雅这个名字,当时脑子里马上想到了“温
文尔雅”。只是当别人指给我这个叫温雅的人时有一些失望。他瘦高个儿,鼻子
上架一副深度眼镜,面部长相没什么特征,说不上英俊也不算难看。说话不紧不
慢,态度不卑不亢,初次见面绝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温雅跟我在同一个系。我们系有十几名中国学生,这在当时算是大系了。
大家互相也比较帮忙。刚出国那几年,好多人家属还没去,剩余时间比较多,除
了念书,得闲就结伴到学生活动中心喝啤酒,打台球,乒乓球,像一群快乐的单
身汉。周末还常常聚在一起包饺子,打牙祭。只有温雅很少跟我们搀和。他在离
学校挺远的地方租了一间房,每天骑辆到处叮当作响的破自行车来学校。中午大
家一起吃饭时发现他除了鸡蛋就是鸡腿,很少有其它肉类,而且常常一连几天吃
一模一样的饭菜。有人开玩笑说干脆叫他温鸡得了。他听了也不生气,一笑了之。
后来有好事者打听到温雅周末要做一大锅烧鸡块,分别乘在五个饭盒里,每天带
一盒。真是简单又省事,除了你的胃受不了。
  国内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在加拿大鸡蛋和鸡腿是最便宜的蛋白质来源。
一打鸡蛋才九毛九分,鸡腿是六毛九分一磅,特价时能买到四毛九分一磅。这些
从现代化养鸡场出来的“贵妃”们丰腴肥胖,肉质却丝毫谈不上鲜美。记得在国
内时,做一次红烧鸡满屋都是香味儿,那是从集市上买回来的,农民兄弟用五谷
杂粮喂大的鸡。这些鸡说不定还时不时放出去漫山遍野找活食吃呢。当时只在北
京这样的大城市才刚刚出现西装鸡,它们挂着高出普通鸡几倍的标价骄傲地躺在
货架上,毫不掩饰地显摆“西装”优势。而在它们的故乡加拿大,西装鸡已是铺
天盖地了。在超级市场的肉柜上,你会看到各式各样的西装鸡。有整只的,也有
分解了的。鸡腿肉老,价格比较便宜,而鸡翅膀,胸脯就贵一些。鸡脖子加拿大
人不会吃,完全是废品奉送价。大概因为最容易饲养,鸡肉较其它肉类便宜许多,
如果把鱼肉比作龙王的女儿,牛肉比作深林王子,那么鸡肉充其量只能算个灰姑
娘。早期出国的我们这几批留学生大都是公派出来的。根据经费来源不同分为
教委和CIDA项目两种。教委派出的每月生活费只有四百多加元,相当于当地社会
救济的生活水平。CIDA项目的稍好一些,但也高不到哪儿去。要从这么低的收入
里攒出几大件来就只能在鸡身上作文章了。当时大家饭桌上最多出现的就是鸡。
开始还挺高兴,以为讨了便宜,时间一长就受不了。有位同学说,我现在不能吃
鸡蛋,吃着吃着就吃出了鸡屎味儿。对鸡肉呢,会做饭的还变换点花样,烧鸡,
烤鸡,卤鸡,炒鸡丁,炸鸡条。而不会做饭的就只能顿顿烧鸡块了。吃到最后,
只剩下舌头和牙齿机械地切碎磨烂咽下完成食物咀嚼的全部程序。
  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人纷纷向加拿大强壮的西装鸡们缴械投降,另择战
场。只有温雅手持中国的筷子外加洋人的刀叉跟鸡打着一场比毅力,比耐心的持
久战。这也是很让我佩服的地方之一。要么是他的胃承受能力特别强,要么是他
的意志特别坚强,反正肯定有过人之处。有人说温雅小气,我却不以为然,对想
节约每一个加元的中国人来说,谁也说不上大方。自己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别人
做到了,应该只有服气吧。
  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扭转了我对温雅不好不坏的印象。那天上午休息时我和
同办公室的几个女孩象平时一样去休息室喝咖啡。我当时从北京来圭尔夫还不到
两年,正处在文化震荡后的调整期,想方设法与当地人打成一片,试图融入主流
社会,所以对洋人视作命根子的咖啡比较热衷,因为喝咖啡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地聊天也是练英语了解西方文化的好机会呀。在休息室却意外地见到了温雅。我
没有想到他也喝咖啡,这可是笔可花可不花的开销啊。巧的是当我接完咖啡去加
糖和牛奶时他正往杯子里倒牛奶。等的时候我不经意扫了一眼他的杯子,谁知这
一扫吓了我一跳:他的杯子里没有咖啡,只有白白的牛奶!我赶紧移开目光,匆
匆倒完牛奶回办公室了。后来那几个加拿大女孩还问我为什么那天没跟他们聊天,
说他们聊到中国人用筷子吃饭,都不知道为什么不用方便又简单的叉子。还说要
是你在就好了。我心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你们可能永远也理解不了,比如温雅为
什么不去买两块九毛九四升的牛奶而去喝供人调咖啡用的牛奶。
  在发达国家加拿大,牛奶可以说是非常普及,价廉物美的饮料。这些经过
高温消毒处理的牛奶不用煮,打开就能喝。根据人们口味和需要加工成不同品种
和包装,有全脂(3.25%),部分脱脂(2%)和全脱脂(Skim),有500毫升盒
装,一升盒装,和四升袋装。全脂供讲究口味,不担心发胖的人食用,脱脂更得
减肥人士的亲昧,盒装携带方便,袋装适合居家。中国留学生大都买四升袋装,
图的是价格上的优势:包装越大,单位价格越低。反正租的房子都带冰箱,买一
袋回来一个人一星期都喝不完。这么便宜的东西你能想到温雅他居然舍不得买而
去咖啡室揩油吗?
  当然了,咖啡室的牛奶不用花钱,所以还是合算。但实际上糖和牛奶的开
销是打在咖啡里的。一杯咖啡三毛五分钱,这里面含的不光是咖啡豆,煮咖啡的
水电钱,当然也包括了调咖啡的糖和牛奶。所以可以这么说,只有买咖啡的人才
有权享用调咖啡的牛奶!或许温雅他不知道,因为我们在中国并没有喝咖啡的习
惯,对喝咖啡的规矩当然不会太清楚。也许他今天早上没来得及喝牛奶到这儿给
补上吧,我安慰自己。一整天,我总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特别注意周围的
加拿大人有什么反映。这也是出国后才有的感觉,听谁说哪个中国人不好,心里
就不舒服,听哪个教授夸他的中国学生用功,就打心眼里高兴,好像夸的就是自
己。难怪有人说,培养爱国主义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人送到国外。我不知道这是爱
国主义还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这样过了几天,风平浪静。周围那些傻憨的加拿大人该说的时候说,该笑
的时候笑,待中国学生一如既往地亲切自然,好像什么都没看到。这也是加拿大
人的风格。在公共活动场所都贴着行为规则,至於你是否照着做就完全靠自觉了。
被管惯了的中国人刚来加拿大就像解放了一样。比如随地吐痰,平时走在路上,
嗓子一痒一口痰吐了出去,开着车,摇下车窗一口痰吐了出去,从不见有戴红袖
章的老太太来罚款。这真是一片自由的乐土啊。但时间一长,觉得哪儿不对了,
这地上怎么那么干净哪,别说痰了,连废纸都很少见。原来人家痰都吐手纸上,
揉巴揉巴塞口袋里了。那小孩也怪了,吃冰棒扒下来的纸不扔地上全给爸爸妈妈
像宝贝似的放进手提包里,生怕他们的包不够满。看得多了,自尊心很强的中国
人就有点惭愧,得,没人管,自己管自己吧。这洋人还真绝,也不用花钱雇老太
太来盯着,让公民自己管理,这政府多省事呐。
  学习一忙起来,我已经快把温雅的事忘了。去体育馆游泳看到园艺系的安
静。她挺神秘地问我有没有听说温雅偷喝系里牛奶的事,说是我们系的李一凡告
诉她的。李一凡是她的男朋友。我差点说,岂止听说,我亲眼见到的。但话到嘴
边,却变成了不至于吧,牛奶那么便宜,谁会去干这种事呢。心里却越发沉重,
看来温雅不是偶尔喝了那一次,难道真的人穷志短吗?
  后来听说温雅学车了。这也是一件敢为人先的事。虽然当地人大都以车代
步,中国留学生却极少有人买车,还保留在国内时的传统?骑自行车。这当然也
是为了省钱。因为一旦买了车,就不光要花买车的钱,还得加上汽油,汽车保险,
汽车修理等费用。温雅学车也出了点笑话。第一次上路,他眼神不好,拐了几个
弯之后就把车拐上了逆行道。他纳闷怎么这路上情形跟平时不太一样了,有点像
电影上的镜头。开了几分钟,迎面来的直朝他按喇叭,他才恍然大悟,赶紧靠边,
吓了一身冷汗。考驾照那天,看到冷若冰霜的考官做进他的车,温雅心里直打鼓。
战战兢兢开到一个Stop Sign(停牌),温雅刚把车停稳,准备作左右左检查,
就听考官说:“Go!”。温雅听惯了考官说向左拐向右拐,冷不防冒出个go,还
没反应过来就小心翼翼地问:去哪儿?气得考官不加思索地说:“打道回府!”。
其实当时在那个路口,既不用左拐,也不用右拐,只需踩一下油门就得。温雅就
这么一句问话弄得路考没通过,花钱考第二次。天晓得他为了这次考试又多吃了
几顿鸡。
  半年后,温雅买了一辆又老又破的马自达。状态比他那辆自行车好不到哪
儿去。但温雅很满足,再破也是不吹风不淋雨地坐在软软的座位上听着音乐开车。
过了一个月,温雅的老婆孩子就来了。这时候我们才明白,温雅省吃俭用攒钱买
车原来是为了老婆孩子呀。我心里就有点原谅他,一个男人再有多少不是,知道
疼老婆孩子总归还算是好男人吧。温雅是重庆人,老婆却是个东北人,说话快言
快语,和温雅温温吞吞的个性截然相反。好像是上帝为了在他们一家人身上显示
他造人的功夫:多姿多彩。於是去超级市场买东西就经常看到他们一家三口在精
挑细选地买特价菜。肉类当然还是以鸡为主。当时中国人买车的很少,为数不多
的几个买了车的一出去总是坐了满满一车人,出这个店进那间铺,专挑特价菜买。
都是事先研究了广告,有的放矢。有的男士甚至感叹:No car, NoGirl。意思
是你要是没车呀就没女孩跟你啦。只有温雅的车例外,他的车除了老婆孩子别人
谁也不带,据说他认为车上坐人太多会把车压坏的,而且耗油量也会增加。
  温雅的老婆孩子来了以后,又成了有车一族,跟我们就更少来往了。但还
不时有关于他的消息传来,说他开车带一家人上了高速公路,却一直开着50公里
/小时的市区速度,可能是为了安全吧。不一会儿一辆警车闪着灯跟上来了,温
雅挺坦然仍然慢慢悠悠的开。警车火了冲到他前面逼他把车停到路边,二话没说
上来就要驾照,开罚单。温雅觉得挺委屈,事后向人诉苦,只知道超速要罚款,
谁能料到慢慢开也犯法呀。朋友开导他说,这叫BlockWay是“好狗不拦路”的意
思。这一课刚补上,停车场上有闹出了笑话。那天温雅开车带老婆孩子进城。城
里就是停车的地方最叫人头疼,路边免费停车位都已被人停满了,他找来找去绕
城好几圈还是没有。正心疼油钱,猛然看到路边一个停车场竖着一块大牌子,上
面写着“ParkingPermit”,这两个字温雅都认识,前面一个是停车,后面一个
是允许,这合起来不就是“允许停车”吗?温雅心里窃喜,以为拣了个便宜,不
加思索大大方地把车停了进去。两个小时后一家人从商场WindowShopping(只看
不买)出来,只见车窗雨刷上夹了一张罚单,明明白白写着罚款100加元。天哪,
这是我一家人一个月的伙食费呀,温雅气得差点没混过去。回家衣服没顾上脱就
查字典,原来“Permit”作动词是“允许”,作名词就是“许可”,人家牌子上
写的是“停车许可”,意思是有停车许可方可停车。温雅就这样稀里糊涂又损失
了100加元他吃鸡省下的钱。也是,温雅虽说斗的过任人宰割的西装鸡,却如何
能打败政府这只老谋深算的座山雕呢。
  温雅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精明,想占便宜,却常常不得不吃亏的人。有些嘴
巴比较快的同学便经常拿他开玩笑,因为他不急不恼,所以大家有什么嘲弄人的
段子都往他身上套,说温雅在国内的时候有一天看到商店有一摊位给人测智商。
这是一个类似微波炉的仪器,只要人把脑袋伸进去,三分钟后屏幕上就会显示你
的智商指数。温雅虽然有点心疼这不顶吃不顶穿的十块钱,又特想知道自己的智
商有多高,一咬牙,就奢侈这这一回吧。按了电钮就把头伸进去,满怀希望一看
屏幕,只见上面一排大字:请把这块石头挪开。温雅不甘心,一气之下去了加拿
大,花四年时间拿了一个博士,回到摊位上,又把头伸进去,这次屏幕上显示的
是:这块石头我四年前见过。
  别人取笑温雅,我从不附和,我想任何人都有支配他金钱的权力,只要不
妨碍他人。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半年以后我自己学开车。那一阵圭尔夫的中国学
生中掀起了学车热,不管有车没车,先把车学会拿到本子再说。我卷在一帮单身
女孩子当中也跃跃欲试,没家庭负担,有时间,有精力,正愁没刺激。花了两个
晚上把驾驶手册上的条条框框生吞活剥咽进肚子里,轻而易举拿到了学习执照。
按说有这个执照就可以开车了,只是旁边得坐个有正式执照的人,否则算违法。
所以稍有脑子的人谁也不会拿个学习执照了事,因为这相当于走是能走了但老得
拄着拐杖。於是我租了辆车,打算花三天时间学会开车,并趁热打铁拿到正式执
照。
  找遍系里会开车的同学,每人答应陪我半天,排来排去还有半天没人陪。
没人陪我就没法练,就白白损失半天租车的钱,我当然不甘心。再说若练不够三
天,我自己对路考都没把握。想来想去想到了温雅。他比我年长,又在同一个系,
可以说是师兄。虽说我无恩与他,但也没仇,这点忙想必会帮吧。我找到温雅,
说了这事,谁知他想都没想就说不行,看来我不是他回绝的第一个人了。弄得我
很没面子。中国人一般不习惯说NO,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嘛。所以刚来加拿大的
时候还提倡过要向加拿大人学会说NO。现在看来温雅是学得最好的了。过去我只
知道温雅把钱包管得很紧,没想到他对时间也这么吝啬。后来听说温雅正在帮台
湾来的钟先生看店挣钱,这才明白原来在温雅那里时间就是金钱呀。我和温雅打
的有限的交道到此为止。我再不反感别人说他一毛不拔了,因为他本来就是一只
名符其实的铁公鸡!
  离开圭尔夫十几年了,很多人和事都淡忘了,有的过去挺熟的朋友见了面
竟想不起名字,有的听着名字挺熟却想不起来长得什么样子。只有温雅的形像挥
之不去,他那谦虚的笑容,吃鸡时无怨无悔的神情,和深思熟虑后吐出的“不值”
这样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以至於见到圭尔夫来的朋友第一个问起的竟是温雅。
朋友告诉我,温雅读完博士,又做了两年博士后,因为英语不过关,一直未找到
副教授位置。后辗转去了日本,在东京附近的一个研究所做助理研究员。我听了
释然:他总算摆脱了加拿大的西装鸡去品尝日本的料理了。但愿他不会被生鱼片
打倒。
  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